1、第七十三条 未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生产药品、经营药品的,依法予以取缔,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包括已售出的和未售出的药品,下同)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 第四十二条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医疗机构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以邮售、互联网交易等方式直接向公众销售处方药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销售药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下的罚款,但是最高不超过三万元。
3、第七条详细阐述了药品销售凭证的要求,药品生产、批发企业销售药品时,需开具包括购货单位名称、药品信息、数量、价格等内容的销售凭证,并加盖印章。药品零售企业销售处方药和甲类非处方药时,同样需开具特定的销售凭证。
法律分析:无证经营保健品属于违法行为,工商行政部门可以没收行为人的违法所得以及对行为人进行罚款,如果构成犯罪的行为人还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违法生产经营的保健食品货值不足1万元的,并处2000元以上50000以下罚款;货值10000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
除依法没收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保健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外,还应并处罚款。违法生产经营的保健食品货值不足1万元的,并处2000元以上50000以下罚款;货值10000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
法律、行政法规对无照经营的处罚没有明确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第十四条 明知属于无照经营而为经营者提供经营场所,或者提供运输、保管、仓储等条件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
个人无证电话销售保健品被视为非法经营,情节严重时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保健品属于食品的一部分,因此销售此类产品需要获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否则可能会受到相关部门的处罚,包括停止营业和罚款。非法经营罪是刑法中的一种罪名,适用于违反国家关于市场管理、产品质量等规定的非法经营行为。
违法经营的保健食品货值不足1万元的,并处2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0000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相关许可。
对非法销售品的处理,保健品属于食品的一个分支,销售保健品应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否则相关部门可以禁止经营,并按规定处予罚款。
按规定可以向当地卫生局举报,还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如果是城镇职工或者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也可以向医保局投诉。私人诊所无证卖药,可以取缔,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包括已售出的和未售出的药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无证经营药品应当没收违法所得,货值金额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的罚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药品监督管理工作负责,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以及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建立健全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
私人无证卖药是违法行为,应当在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之后才能销售药品,无证卖药的行为,相关行政部门会没收其违法所得与药品,并处货值金额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罚款。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无证销售处方药是属于无证经营的行为,无证经营情节严重的,是会构成非法经营罪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首先,行政处罚方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权对无证经营药店进行行政处罚,包括罚款、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许可证等措施。罚款150万可能是根据相关法规和规定进行评估后确定的。其次,法律责任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九条规定,无证经营药店的行为属于非法经营罪,如果情节严重,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